“二十大征文活动”——年鑫喆:感悟二十大,笃行致千里

发布者:爆破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布时间:2023-02-03浏览次数:28


202210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目睹并经历党领导下的科技事业的飞速发展给生活带来的便利。从多年以前家里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到现在的网络投影仪,从传呼机到5G,从汽车、火车转乘到现在便捷直达的高铁,从出门问路到手机卫星定位,从报纸杂志到网络信息。十九大以来,我国更是在交通、通信、导航、信息等各个行业领域内有了持续的技术发展,这些成就便捷了人民生活,提高了人民生活质量。伟大成就鼓舞人心,未来前景催人奋进。

习近平同志的报告为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根本依循,也为我们科技工作者指明了目标和方向。作为国家重点实验室,我们主要的研究领域为爆炸与爆破相关技术。爆破技术应用于国民建设领域,工程中存在很多科学问题亟待探索研究解决。国家重大建设项目,例如川藏铁路建设等,正面临一些困难,这就使得我们的科研方向和目标更加聚焦,关键技术的探索不但面临极大挑战,也有着巨大创新空间。江汉大学建设了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包括丰富图书资料、齐全的数据库资源和各个门类的实验室,这为我们老师提供了很好的学习生活条件,使得我们站在科技的前沿,更有信心地教授好每一名学生。这一些都是党的领导下“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方针实施的具体体现。

二十大报告明确,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我们应向同行和其他专业的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学习。恰如近几年获得国家科技贡献奖的王泽山、刘永坦、钱七虎等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他们的贡献有力保障了国防安全,稳固了我党的执政地位,保障了人民生活安康,要学习他们无私地将个人所学和智慧贡献给党、国家和国防建设。当然,更不能忘记“两弹一星”的元勋,正是他们在党的领导下,发扬延绵不绝的舍身为国的精神,使得我们有了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今天,我国有大量的科技工作者在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事迹的感召下,发光发热,促进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

作为一名老师,以传道授业为己任。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育条件不断改善提高。随着信息和知识的大发展,学生容易接触各类海量信息,思政教育更成为需要重视的领域。学生是未来的希望,将来会进入各行各业,推动行业发展。目前,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出现了多元化倾向,学生迷惘,教师困惑。因此,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首先,是处理好个人和自己的关系。就是要处理好个人的生命与道德人格的关系。人的生命是一种自然现象,并且万物都是平等且只有一次,常言说的“人命关天”就充分肯定了人的生命宝贵和地位。人的一生不能单是为了保命,而人生的价值是贵在有德。做人的要义就在于人的行为必须符合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生命价值与道德价值相比较,道德价值更为重要。其次,是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也可以说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马克思为我们如何怎样处理这种关系提供了典范,他在中学毕业的论文中写到:“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而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使自己达到完美。”我们现在面对的学生群体成才意识強、自我意识強,但集体观念和社会道德有所欠缺,所以在人生价值取向上就表现出了注重自我、追求功利、淡化社会责任。要教育学生认识到,现在是生产的社会化和专业化时代,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不可能离开他人,没有他人为我们提供的物质和精神服务就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还有,就是个人与民族和国家的关系。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把关注社稷民生和捍卫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人生的崇高价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要教育学生从中汲取营养。还有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近几十年来,由于现代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有了突飞猛进的改变,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对峙,世界已经出现了人口危机、资源危机、环境危机。我国生态环境的脆弱更令人担忧:水资源匮乏、土地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湖泊缩小干枯、可耕地面积继续减少,环境污染更是严重影响了国民健康。作为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老师和学生,我们有责任利用掌握的知识更加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好城市地下空间,为城市科学发展创造价值。我们要教育学生学习古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维,确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与党近年来倡导并履行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宗旨完全一致。在教学中,我们让学生处理的以上四种关系可概括为:“立身之本,服务社会,国家至上,关心未来”。这四种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习主席2014年在北大考察时指出: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以下几点上下功夫。一是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知识是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大学的青春时光,人生只有一次,应该好好珍惜。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

二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德者,本也。”蔡元培先生说过:“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德是首要、是方向,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同时,还得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

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非明,方向清,路子正,人们付出的辛劳才能结出果实。面对世界的深刻复杂变化,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一时有些疑惑、彷徨、失落,是正常的人生经历。关键是要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了这把总钥匙,再来看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作出正确判断、作出正确选择。

四是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成功的背后,永远是艰辛努力。青年要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把小事当作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

党的二十大报告催人奋进,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各项事业必将不断巩固并发展,强国兴国的目标终将实现。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将以革命先辈的献身使命的精神激励自己,以身边的优秀榜样为对照,鞭策自己不断学习,发扬新时期的愚公移山精神,投身科研,为研究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