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涉密人员在岗保密管理

发布者:朱磊发布时间:2025-09-11浏览次数:10

涉密人员是保密工作的直接参与者、践行者,是国家秘密安全的守护者,涉密人员管理历来是保密工作的重点,其中做好涉密人员在岗保密管理起着关键性作用。


01
日常保密管理


日常保密管理是指机关单位结合工作实际定期或者不定期开展的保密教育以及保密提醒谈话、监督检查、考察考核等。

保密教育,可以采取个人自学、集中学习、交流讨论、观看保密专题片等形式。此项工作一般由涉密人员所在部门或者组织人事部门组织实施。

保密提醒谈话,是指为了了解掌握涉密人员的现实表现和思想状况,以便及时发现、阻止、纠正涉密人员的安全保密隐患行为而采取的一种谈话形式,一般由涉密人员所在部门每年定期开展。

监督检查,是指机关、单位保密工作机构(办公室或综合部)对涉密人员履行保密责任情况开展的监督检查,主要内容包括涉密人员是否接受上岗保密审查和复审、是否接受年度保密教育培训、是否开展保密自查等。

考察考核,是指对涉密人员履行保密责任情况进行的考察考核,主要由机关、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开展,机关、单位应当将涉密人员履行保密责任情况作为考察考核、职务职级晋升的重要参考。


02
在岗保密教育培训

保密教育培训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保密工作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强化保密监督管理、提高保密技术防护能力、推动保密事业科学发展的基础。机关、单位在坚持正确方向、联系实际、分类施教、改革创新的基础上,应当由保密工作机构会同组织人事部门,根据涉密人员工作性质和岗位特点,开展在岗保密教育培训,涉密人员每年参加的保密培训不少于4学时。


03
复审

复审包括定期复审和变动复审。定期复审,是指机关、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应当定期对涉密人员进行复审,分别按照每1年、2年、3年对核心、重要、一般涉密人员进行复审,确保符合涉密岗位工作要求。变动复审,是指涉密人员发生岗位变动、涉密等级变化的,机关、单位应当及时进行复审。

机关、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应当在《涉密人员保密审查表》中填写有关复审情况,并会同保密工作机构提出复审意见,报保密委员会审批或者报备。

04
重大事项报告

重大事项报告是涉密人员日常管理的重要手段,能够提前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涉密人员重大事项报告分为机关、单位报告和个人报告两种类型。机关、单位发现涉密人员有重大异常情况的,应当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并采取必要补救措施。涉密人员个人有关事项发生重大变更的,应当主动及时向所在机关、单位报告。




转自 武汉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