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来自江汉大学精细爆破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副教授赖重远老师。我目前从事的研究方向是通过爆破场景的数字孪生。入职江汉大学十余年来,我承担了几十名研究生、本科生和实习生们的指导工作,培养出江汉大学首位直博境外名校的本科生、获得首届博士研究生培育奖的研究生,以及一大批前往双一流高校继续深造的本科生和政府、企事业单位工作的研究生。我写这篇个人简介的目的,是想通过个性化的描述,让读者们,特别是有意向选择我作为指导教师的研究生、本科生和校外实习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我的育人理念和指导风格,为方便你们做出是否选择我作为你们指导教师的决定提供参考依据。
我认为,人的一生都在追求幸福。那么如何与学生们一起,快乐地从事科研,是我育人理念的特色所在。围绕这个理念,在经历了几十名研究生、本科生和实习生们的指导工作之后,我逐步形成了如下的指导风格。
第一、明确学生的科研意愿。在学生提出有意向选择我作为指导教师之后,我会尽快请求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了解学生的科研意愿。因为我深知,未来数年内,我们将围绕若干个具体的科研问题展开攻关,并需要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在面对面交流,初步了解学生的科研意愿之后,我会布置一些问题定义明确,通常只需要高中知识就能完成的课题,通过考察学生的完成过程和结果,进一步明确学生的科研意愿,以便为未来数年指导工作的顺利展开奠定基础。
第二、明确学生擅长的领域。科研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科研资料搜集与阅读、研究方案设计与实现、实验结果获取与分析,以及科研成果撰写与修改等科研基本功之外,还包括研究问题的切入、方法特色的凝练、应用场景的选取等高阶思维能力。一般情况下,学生都会有其中一到两项能力突出,通常是研究方案的设计与实现,以及实验结果的获取与分析,同时存在一到两项短板,通常是科研成果的撰写和修改,以及研究问题的切入。为了降低学生取得完整研究成果的难度,在学生擅长的领域,我通常选择放手,让学生自由发展,强项更强。在学生不擅长的领域,我通常选择亲力亲为,让学生在我的指导下快速成长,弱项不弱,实现科研能力的全面发展。
图1赖重远和学生在办公室学术讨论合影
第三、小规模持续深入讨论。我深知科研探索的不确定性。要想取得新的发现,除了上述科研能力之外,还离不开科研灵感。经过数年的探索,我发现通过与学生小规模持续深入讨论,特别是一对一、一对二的线上线下讨论形式,能迅速明确核心挑战和技术难点,再根据不同学生所长分工协作解决问题。在讨论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锻炼,学生们能不断获得成就感,进而增强今后迎接未知挑战的自信心。
图2 江汉大学第一篇中国计算机学会A类会议论文作者在西安举行的2024中国图象图形大会墙报分会场合影
图3 赖重远和学生应海外优青获得者周通副教授邀请赴宁波东方理工大学讲座合影
第四、努力提供更好的科研机会。对于有志向把科研探索作为人生追求的学生而言,能够通过努力获得更好的科研发展机会,不仅是他们不懈追求的目标,也是我坚持育人的动力所在。为此,我会在结合学生意愿、能力和已取得成果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展示成果和交流学术的平台,以及推荐前往更好的科研单位实习、深造和工作的机会,助力学生们科研梦想成真。
读者们,特别是有意向选择我作为指导教师的研究生、本科生和校外实习生们,如果认可我的育人理念和指导风格,欢迎随时与我联系。
基本信息:
姓名:赖重远
学历:博士
职称:副教授
联系方式:邮箱:laizhy@jhun.edu.cn QQ:281910492 电话:13554067643
教育背景:
2007.9-2013.6 华中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 硕博连读
导师:刘文予(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通信学院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
博士论文题目:形状部分的视觉显著度与形状编码
2003.9-2007.6 华中科技大学通信工程专业 本科
工作经历:
2024.03至今 江汉大学湖北(武汉)爆炸与爆破技术研究院 副教授
2023.05-2024.02 江汉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副教授
2021.08-2023.05 江汉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副研究员
2019.10-2021.08 江汉大学交叉学科研究院 副研究员
2019.10-2020.10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访问学者
合作导师:Junsong Yuan(IEEE Fellow、IAPR Fellow)
2014.6-2019.11 江汉大学交叉学科研究院 助理研究员
2013.11-2014.6 江汉大学交叉学科研究院 研究实习员
2011.10-2012.4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研究助理
合作导师:Junsong Yuan(Nanyang Assistant Professor)
主要研究兴趣: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数字孪生、智能爆破
主要项目
1.精细爆破国家重点实验室2022年度自主研究课题探索性课题,基于机器视觉的爆破飞石检测及轨迹预测,2022/05-2024/05,20万元,在研,主持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物体形状部分视觉显著性度量及其应用,2016/01-2018/12,19万元,已结题,主持
3.楚天英才计划科技创新团队项目,露天岩石爆破智能设计,2024/09-2027/09, 30万元,在研,参加
4.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钻爆法隧道智能化与精细化爆破关键技术研究,2024/04-2026/04, 100万元,在研,参加
5.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于机器视觉的人体异常姿势和康复动作识别,2020/09-2022/12,30万元,已结题,参加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数据集多尺度特征提取与表达的视觉凹度方法,2012/01-2015/12,56万元,已结题,参加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分层视觉失真模型的信息隐藏方法研究,2010/01-2012/12,17万元,已结题,参加
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义凸分解理论及应用,2009/01-2011/12,33万元,已结题,参加
9.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曲面和曲线的多尺度曲率理论研究与应用,2008/01-2010/12,6万元,已结题,参加
代表性论文
1.Junhao Jia, Qian Jia*, Jianmin Zhang, Meilin Zheng, Junze Fu, Jinshan Sun, Zhongyuan Lai, Dan Gui. ReAcc_MF: Multimodal Fusion Model with Resource-Accuracy Co-Optimization for Screening Blasting-Induced Pulmonary Nodules in Occupational Health, Applied Science - Basel, 2025, 15(11), 6224.(中科院SCI四区)
2.Ting Zhu, Wenbo Wang, Yu Cao, Xia Liu, Zhongyuan Lai*, Hui Lan*. An Innovative Framework for Forecasting the State of Health of Lithium-Ion Batteries Based on an Improved Signal Decomposition Method, Sustainability, 2025, 17(11), 4847.(中科院SCI三区)
3.Changli Li*, Enrui Tong, Kao Zhang, Nenglun Cheng, Zhongyuan Lai, Zhigeng Pan. Gaze Estimation Based on a Multi-Stream Adaptive Feature Fusion Network, Applied Science - Basel, 2025, 15(7), 3684.(中科院SCI四区)
4.Xianzu Wu, Xianfeng Wu, Tianyu Luan, Yajing Bai, Zhongyuan Lai*, Junsong Yuan. FSC: Few-Point Shape Completion. CVPR 2024, pp. 26077-26087. (中国计算机学会A类会议)
5.Chun Wang*, Zhongyuan Lai*. Shape Decompos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by Searching Optimal Part Pruning Sequence. Pattern Recognition, 2016, 54: 206–217.(中科院SCI一区).
6.Zhongyuan Lai, Zhe Wang, Zhen Zuo, Zhijun Yao, Wenyu Liu*. B-Spline-Based Shape Coding with Accurate Distortion Measurement Using Analytical Model. Neurocomputing, 2015, 149: 1631–1646. (中科院SCI二区).
7.Zhongyuan Lai*, Junhuan Zhu, Jiebo Luo. Operationally Optimal Vertex-Based Shape Coding with Arbitrary Direction Edge Encoding Structures. Journal of Electronic Imaging, 2014, 23(4): 043009.(中科院SCI四区)
8.Junhuan Zhu, Zhongyuan Lai, Wenyu Liu, Jiebo Luo. Adaptive Edge Encoding Schemes for the Rate-Distortion Optimal Polygon-Based Shape Coding. Data Compression Conference (DCC 2014), pp. 103-112.(中国计算机学会B类会议)
9.Zhongyuan Lai, Wenyu Liu*, Fan Zhang, Guang Cheng. Perceptual Distortion Measure for Polygon-Based Shape Coding. IEIC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and Systems, 2013, E96-D(3): 750–753.(中科院SCI四区)
10.Chun Wang, Zhongyuan Lai, Hongyuan Wang. Hand Gesture Recognition Based on Perceptual Shape Decomposition with a Kinect Camera. IEIC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and Systems, 2013, 96-D(9): 2147-2151. (中科院SCI四区)
11.Chun Wang, Wenyu Liu*, Zhongyuan Lai, Hongyuan Wang. Perceptually Friendly Shape Decomposition by Resolving Segmentation Points with Minimum Cost, Journal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and Image Representation, 2013, 24(3): 270-282. (中科院SCI三区)
10.姚志均、刘俊涛、赖重远、刘文予,一种改进的JSD距离的空间直方图相似度度量及目标跟踪,自动化学报,2011,37(12): 1464-1473(中文核心期刊)
12.Zhongyuan Lai,Junhuan Zhu,Zhou Ren, Wenyu Liu*, Baolan Yan. Arbitrary Directional Edge Encoding Schemes for the Operational Rate-Distortion Optimal Shape Coding Framework. Data Compression Conference (DCC 2010), pp. 20-29. (中国计算机学会B类会议)
专利
1.赖重远、龚彦俐、孙金山、孙娟娟、白亚靖、吴显峰、周静,一种多目标跟踪方法、装置以及处理设备,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号:CN119205848,授权日:2025-03-18
2.刘哲、詹志明、周静、赖重远,凝视型红外探测器的图像增益非均匀性校正方法及设备,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号:CN119085863,授权日:2025-03-28
3.孙娟娟、孙金山、黎晨、赵菁、孙阳、赖重远,一种碎裂块石几何特征提取与评价方法及系统,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号:CN118552579,授权日:2024-10-18
4.赖重远、熊辉、周风淳、吴显峰、白亚靖、吴显祖、兰慧、周静、孙金山,基于彩色图像的三维手部姿态估计方法、装置及处理设备,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号:CN117953545,授权日:2024-06-21
5.吴显峰、赖重远、王俊飞、刘心怡、刘宇炜、周静、刘霞、刘哲、胡亦明,基于点云的物体分类方法及相关设备,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号:CN115456064,授权日:2024-02-02
6.刘霞、周杨诗宇、杨唐柱、李雅卓、任先平、熊琰、赖重远、林玲、户苗、吴林飞、李蒙、刘闯、王磊,一种用户姿态的确定方法、装置以及处理设备,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号:CN114120355,授权日:2024-08-23
7.刘霞、赖重远、李雅卓、熊琰、任先平、林玲、李骁、严明蝶,一种用户姿态的评估方法、装置以及处理设备,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号:CN113658211,授权日:2024-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