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矗

发布者:朱磊发布时间:2024-11-05浏览次数:548

基本信息

高矗,男,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北省“楚天英才计划”楚天学者,精细爆破全国重点实验室爆炸力学研究所副所长;长期致力于爆炸与冲击动力学的科研与教学工作,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4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余篇(含高被引论文和封面论文),出版学术专著3部,获发明专利4项(含国防发明专利)。

联系方式:邮箱gaochu0617@163.com;电话13026397912

 

学习工作经历

2024.07至今  江汉大学精细爆破全国重点实验室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20.03-2023.01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土木工程  工学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

目前主要从事爆炸荷载作用下介质动态力学行为、爆炸与冲击现象高精度数值模拟、爆破作用理论与分析测试技术、武器毁伤效应及其综合防护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代表性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钻地弹爆炸作用下混凝土毁伤破坏机理及工程防护研究,2025.01-2028.1248万,项目主持人.

2.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爆炸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宽广压力范围状态方程研究,2025.03-2027.0210万,项目主持人.

3. 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爆炸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损伤破坏精细化数值计算方法,2024.01-2026.1216万,项目主持人.

4. 江汉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经费,爆炸荷载作用下混凝土中应力波传播规律及损伤破坏机理研究,2024.07-2027.0610万,项目主持人.

5. 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重大项目, 冲击爆炸效应××数值计算软硬件系统研究,项目骨干.

 

代表性科研成果

1. Gao Chu, Kong Xiangzhen, Fang Qin.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n the attenuation of blast waves in concrete induced by cylindrical charge explosion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pact Engineering, 2023, 174(4): 104491.

2. Gao Chu, Kong Xiangzhen, Fang Qin, et al.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n free air blast loads generated from center-initiated cylindrical charges with varied aspect ratio in arbitrary orientation[J]. Defence Technology, 2022, 18(9): 1662-1678.

3. 高矗,孔祥振,方秦,.混凝土中爆炸应力波衰减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J].爆炸与冲击,2022,42(12):123202.

4. 方秦,高矗,孔祥振,.主体结构荷载可控的新型组合式防护结构(I):抗爆机制[J].爆炸与冲击,2024.03. 

5. 方秦,高矗,孔祥振,.主体结构荷载可控的新型组合式防护结构(II):影响因素及设计理念[J].爆炸与冲击,2024.03. 

6. 高矗,孔祥振,申向东. 基于GM(1,1)的应力损伤轻骨料混凝土抗冻性评估[J]. 工程科学与技术, 2021, 53(04): 184-190.

7. 高矗,申向东,王萧萧,.应力损伤轻骨料混凝土抗冻融性能[J].硅酸盐学报, 2014, 42(10): 1247-1252.

8. 高矗, 孔祥振. 钻地弹爆炸破坏效应与工程防护[M].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25.

9. 申向东, 高矗, 李亚童, . 寒区渠道模袋混凝土衬砌适应性研究[M].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7.

10. **, **, 高矗, **. 一种××复合材料遮弹层及其制备方法. 国防专利, 2022.

 

主要学术兼职

Defence Technology》《Experimental Techniques》和《爆炸与冲击》等学术期刊审稿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湖北省科技专家库入库专家和武汉市科技专家库入库专家;教育部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专家;持有资产评估师证书和国家技术转移专业人员能力等级中级技术经纪人证书。

 

主要人才称号和荣誉

1. 2025年,湖北省“楚天英才计划”楚天学者

2. 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新时代专业技术人才”三层次人选

3. 2022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4. 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5. 2012年,中国力学学会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学生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