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庆百年征文活动”——李娜:追寻先辈足迹,感受民族使命,厚植家国情怀

发布者:湖北(武汉)爆炸与爆破技术研究院发布时间:2021-04-29浏览次数:589


追寻先辈足迹,感受民族使命,厚植家国情怀

——“八七会址”纪念馆和“詹天佑故居”参观心得

李 娜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根据校党委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工作要求,我支部也制定了党史学习教育方案,全年开展“党庆百年”“五个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其中“党庆百年——追寻红色足迹”活动是围绕党史、红色革命史的历史足迹实地走访参观,开展爱国爱党的红色教育。415日下午,支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爆破科研人员代表来到位于汉口鄱阳街139号的八七会址纪念馆和位于洞庭街51号的詹天佑故居参观。

  “八七会议”会址位于汉口鄱阳街与黎黄陂路交汇的一条小街上。黄色外墙的三层欧式建筑和红色“八七会议会址”邓小平同志题词赫然在目,吸引前来参观的党员和群众络绎不绝。进入会址,在鲜红的党旗和入党誓言下,庄严肃穆感油然而生。一楼的陈列分“风云突变”“重大转折”“星火燎原”三个部分,二楼的陈列复原了当年八七会议的会场实况。革命历史的记忆沉淀在每个人的脑海中呈现。八七会议是在中国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于19278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伟大转折,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从此开始由城市转向农村。“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论断就是毛泽东同志在这个会议上提出来的。

党员们在一张张老照片前驻足沉思,仿佛回到了当年血雨腥风的革命战争时期。木质的阁楼、狭小的会场、锈迹斑斑的土枪、情深意切的家书手稿……这些残缺不全的珍贵文物用无声的述说告诉我们,革命先辈们前仆后继,视死如归,为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华人民开创了新中国的广阔天地和幸福生活的福祉,我们当倍感珍惜!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我们回顾历史是为了总结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站在中国共产党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对革命先烈的最好纪念,就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好、宣传好、贯彻好,珍惜这个时代给我们带来的精彩和机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奋斗。

从八七会址纪念馆出来,我们一路沉思,一路步行,来到一座历经100年的西式两层老建筑——詹天佑故居。这是“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1910年前后亲自设计监造的,他在这里度过了人生的最后八年。我们仔细聆听讲解员的讲解,了解这一位中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铁路工程专家的故事。他主持修建了中国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其中最困难的八达岭隧道等工程都是他设计施工的。詹天佑的杰出在于实践。他能根据不同的山势采用不同的开凿方法。居庸关隧道采用从两端同时凿进的办法;八达岭采用中部凿井法,使工期缩短了一半;为了解决火车爬坡问题,他还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使隧道施工长度减少到设计方案的一半。这些施工技术方案在当时羸弱的清朝时期无疑都是举世创举。

詹天佑的生平故事,勉励着我们,特别是爆破科技工作者,既要有扎根一线、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敬业精神,又要有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和实践的探索精神,更要有不畏强权霸权、忠于信念、无私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工程师的生平故事,激励我们爆破科研工作者、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人员,理论联系实践、实践与创新结合,在弘扬祖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历史无言,精神不朽。革命先辈、爱国先驱留给我们的不仅是美好河山,更是坚贞不屈、百折不挠、开拓进取、敬业奉献的民族精神。我们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